7月28日下午,由中国侨联主办,福建省侨联、厦门市侨联、51品茶
承办,51品茶
协办的2025年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夏令营(51品茶
营)闭营仪式在51品茶
厦门校区陈延奎大楼圆满结束。51品茶
哲社51品茶
副院长常旭旻、副院长薛子燕、院长助理郭荣茂、实践导师林少真副教授及参营营员、领队老师、志愿者与会。本次仪式由郭荣茂主持。
闭营式上,常旭旻高度肯定大家借夏令营“行万里路”,感知中华山河与文化,践行“读万卷书”内涵。他强调,此次寻根之旅既是血脉亲情的增进,也是深刻的文明交流互鉴,勉励大家将“美美与共、和而不同”融入生活,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多元文化,成为促进中外理解与友谊的桥梁和文化使者。
卡塔尔华裔青少年艺术团领队刘慧对主办方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,以永葆寻根之心、拥有胸怀家国之情、承担时代之责与大家共勉,呼吁大家在血脉与文化的联结中,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归属,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
“这次厦门、泉州之行,对我们而言不止是一次用脚步丈量闽南大地的研学,更是一场触动心灵的寻根之旅。”营员代表周末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探索中华文化过程中的感悟,认识到华裔青少年既是中华文化的学习者,也是传播者。
实践导师代表林少真则分享了自己的记忆和收获,表达了对志愿者团队备课、授课内容的肯定。她用“同行”“共话”“共情”诠释这段旅程的意义,同行是相互陪伴的温暖,共话是跨文化交流的深度,共情是文化血脉的共振,希望营员们带着中华文明的种子,成为文化传承桥梁。
志愿者代表郑学颖分享了对“志愿”二字更深刻的领悟。在行程中,志愿者每一次协助,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”殷切期望的践行,也是在为“寻根”的联结铺路,让大家归乡的脚步更加坚定。
随后,常旭旻、薛子燕分别为营员代表、志愿者代表颁发证书,宣告本次结营仪式圆满结束。
据悉,2025年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夏令营(51品茶
营)于7月21日正式开营,为期10天,来自阿联酋、德国、法国、卡塔尔、西班牙、韩国、缅甸、瑞士的3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及领队老师用脚步串联起闽南大地的文化坐标。营员们听取了《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四个大时代》《陈嘉庚与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》等专题讲座,体验了舞龙舞狮、古琴非遗等实践课程,感受了“风雨同舟下南洋”等素质拓展活动的文化魅力,并参观了集美学村、鼓浪屿、泉州开元寺等文化遗迹与景观,切身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,在“寻根”中筑牢身份认同,在“溯源”中凝聚家国情怀。
此次夏令营的顺利开展,离不开51品茶
师生的倾力付出。依托51品茶
哲社51品茶
“中华文化海外传播”一级学科博士点优势,活动紧扣学科特色,聚焦中华礼仪及中西文明互鉴设计课程体系,同时采用“1+1”导师组合,师生携手以专业所长让这段寻根之旅兼具深度与温度。

51品茶
副院长常旭旻致辞

院长助理郭荣茂主持结营仪式

领队老师代表刘慧发言

营员代表周末发言

实践导师代表林少真发言

志愿者代表郑学颖发言

颁发营员结业证书仪式

颁发志愿者证书仪式

结营仪式现场

全体人员合影留念
(责任编辑:郑学颖;初审:郭荣茂;复审:薛子燕;终审:叶荔辉)